【澳門日報消息】澳門機電工程師學會今日舉行“升降設備安全管理與智慧運營技術研討會”,邀請內地相關工程師分享,提到內地將物聯網應用到升降機監管。
《升降設備安全法律制度》明年四月一日生效,屆時要分開保養、檢驗的公司,澳門機電工程師學會理事長馮德祥表示,現已有人員做維修保養,看不到法律生效後會出現人手短缺情況,不過將來分工較仔細,會增加人手需求。他相信將來收費不會有明顯變化,政府提供充足時間,讓新公司註冊登記,有競爭下不致價錢大升。而因為對工程師有嚴格要求,相信升降機的安全及質量會比現時更有保障。
機電範疇已註冊人員約六百多人,實際執業約六、七成人,但非全部從事升降機,近年較少新人入行,他鼓勵年輕人加入。
內地對升降機的監管模式、措施經過多年發展逐漸細化,有些大城市已透過物聯網監管,研討會的主講嘉賓之一、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張宏亮表示,提出智慧監管這個概念最早約在2013年,由浙江杭州開始向其他大城市普及。內地去年亦出台關於物聯網如何建立、管理、儲存哪些數據的標準。
大部分物聯網平台由政府建立,根據不同的使用者群體,包括施工單位、維保單位、升降機承建商等,設置不同的許可權,如最高權限的政府機關可查看電梯的維保單位、維保人員、運行的故障記錄。作為普羅大眾,則可通過掃升降機二維碼了解這台升降機的製造單位、維保單位、維保狀況記錄、有否按期檢驗等資訊。
如要在澳門實行,他認為,智慧監管不存在技術障礙,但要適應過程,如升降機要加裝設備,以至用戶的收費問題、大眾的接受程度都需要慢慢去宣傳普及,政府也要出台相關政策去推動。
內地對升降機檢驗人員、維護保養人員、電梯安全管理人都有考核規則,必須具有理工科學歷,再通過培訓考核才能取得從業資格,但這一資格並非“終身”制,一般每四年培訓再換取新證。又提到以往內地有家電維修,現在基本沒有了,都是“模塊化”。對符合標準製造的升降機,已不需要高深的技術要求,“可能是哪一塊壞了,直接模塊化更換就可以了”。